2023年12月13日上午09时,我院成功举办了“推动低碳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山东大学博士后交叉创新论坛。来自香港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青年学者参加了活动。研究院薛峰副院长、李佳硕教授、钟洪麟教授、王超教授、刘茜教授、于浩伟助理研究员、马逍天助理研究员等师生出席论坛,马里兰大学冯奎双教授线上参与了论坛。论坛由蓝绿发展研究院的山东大学特别资助类博士后田沛佩主持。薛峰副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对各位参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人员重点介绍了蓝绿发展研究院的历史和人才队伍。刘茜教授详细介绍了蓝绿发展研究院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以及学校对于博士后支持项目。

在本次论坛上,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周鑫博士后就智能监控平台用于模块化建筑项目的碳排放监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周鑫博士后表示本项目的是建设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碳源识别边界、碳排放测算方法及智能碳排放监控,建筑项目全产业链碳排放可评估、可监测及可管控提供碳排放源智能管控理论与关键技术体系。

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何平阐释了中国城市低碳导向的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与驱动因素。

来自吉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邢嘉豪分析了基于国家和区域层面的种植系统与养殖系统中每个过程产生的环境影响,并且探究了种植-养殖-生物质能综合系统是否、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农业环境负担。

来自山东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彭焜就全球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享。彭焜博士表示电力低碳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排放和气候治理等诸多方面,势必对经济民生、资源集约节约、污染物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产生重要影响,此研究通过揭示全球和区域电力低碳转型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目标间的权衡和协同效应,可以为共同推进电力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重要参考。

来自山东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周涛详细分享了污染税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周涛博士表示环境税费作为纠正环境成本外部性的重要手段,在环境治理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下一阶段应该注重其税费执法水平的提高和对不同部门的差异化税率的使用。
在论坛设置的学术交流和互动环节中,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博士后们做了简短的报告:李丹博士以不发达国家定居模式及其对洪水灾害暴露的不平等性为题做了汇报,徐俐俐博士对空气污染、健康风险与农户贫困脆弱性进行了讲解,柯海倩博士基于大气污染的视角的环境规制对创新或绿色创新的影响进行了阐释,胡士磊博士就环境投诉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探讨,Aftab Khan博士探讨了化肥的使用、温室面积的扩大和可再生能源的采用是否有助于农业经济增长和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此外,大家进行了积极交流讨论,掌声不断,气氛热烈,这为参与者提供了深入探讨推动低碳转型相关研究的良好平台。最后,论坛的参与人员进行了合影留念。

本次会议为研究院第一次承办山东大学博士后交叉创新论坛,吸引了二十余名来着顶尖学府的青年学者关注,为研究院打造一支高层次高水平人才队伍奠定良好基础。